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通知公告

第七届“最美青阳人”候选人公示

发表时间: 2019-11-25 15:59:06 来源: 县文明办

为进一步深化公民道德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升公民道德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我县自2019年7月开始,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第七届“最美青阳人”评选活动。经过申报初评、征求意见、报县文明委审定等环节,初步确定江进等20名第七届“最美青阳人”候选对象,现将上述人员的基本情况公示如下(排名不分先后),公示时间为7天,自2019年11月25日到2019年12月1日。欢迎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予以监督,如有异议,请在公示期内以电话、邮件等形式向评选活动组委会反映。

监督电话:0566—5032636 

电子邮箱:qywmb.5022005@163.com

青阳县第七届“最美青阳人”评选活动组委会

2019年11月25日


江进,女,中共党员,1945年8月生,青阳县蓉城镇九华社区居民。16岁登上戏剧表演艺术舞台,几十年如一日,先后在舞台上主演过百余个大小剧目,塑造了许多生动的艺术形象。上世纪九十年代,担任县黄梅戏剧团团长,面临困境,她坚守文艺阵地,倡导剧团改革,带领全体人员开辟新的途径,拓宽演出舞台。她积极参加到 “青阳腔”的抢救、挖掘、整理、表演以及传承的工作中,整理出一批悦耳动听的“青阳腔”唱段,做出了大量卓有成效的贡献。退休后,她矢志不移,发挥专长,以传、帮、带等多种方法培养文艺人才,并且身体力行地参加各类演出活动,也为青年人作出了榜样。


朱运海,男,1981年8月生,青阳县庙前加油站负责人。2017年8月,朱运海开始担任青阳县向日葵爱心协会西乡工作站站长职务。在他的带领下,西乡站成功发展86名会员及12家爱心企业单位。朱运海还长期资助杜村宗文村一名贫困家庭孩子,在向日葵爱心公益协会2018和2019两个年度的 “向阳花开”助学活动中,他更是通过自身的宣传带动影响,帮助 10余名困难学子与爱心家庭长期对接。截止2019年10月,其个人累计参加志愿服务时长达890余小时。


王敦莲,女,1952年10月生,青阳县杜村乡河东村村民。1992年12月,王敦莲同母异父的弟弟王胜利因意外事故不幸摔倒导致高位截瘫。父母相继去世后,为了更好地照顾弟弟,王敦莲征求全家人意见后,于2003年把弟弟接回家照顾。一日三餐、端茶送水、擦洗身体,王敦莲周到耐心、无微不至,给了残疾弟弟一个温暖有爱的家。为了给他打发时间,王敦莲夫妻俩为弟弟开了间小卖店。在照顾王胜利生活的同时,王敦莲还要整理店里的商品,打扫卫生。为了方便村民购物,小店几乎一天24小时营业。王敦莲就在小店隔壁的房间里支起一张床,晚上就在小店休息,陪着弟弟。在王敦莲一家精心照料下,王胜利自强自立,虽身体残疾,但守着一间小店过着平凡而坚强的日子。


杨小迪,女,1970年10月生,青阳县蓉城镇长龙社区居民,杨姐母婴护理中心负责人。1994年,杨小迪生下一对双胞胎儿子,小儿子因晚出来18分钟导致窒息脑缺氧落下残疾。她利用业余时间学按摩推拿,每天为小儿子进行康复按摩,鼓励他自强不息。2014年小儿子参加第六届全省残运会取得了游泳第四名的好成绩;2017年参加了省残疾人飞镖、象棋锦标赛,并在市第一届残疾人运动会上取得铅球银牌。为了让小儿子自食其力, 2013年把苦心经营6年的“小迪养生馆”全权交给了小儿子经营。2019年,小儿子被评为池州残疾人创业典型。已经43岁的杨小迪先后到南京、明光拜师学习产后催乳、产后药物熏蒸配制中药包等保健技术。2018年1月,创办“杨姐母婴护理中心”,为贫困残疾人家庭婴幼儿提供免费服务和指导,同时开展家政服务培训。她的言传身教深深地感染了大儿子,大儿子在校品学兼优,2014年考上中国石油大学,2018年被评选为山东省优秀毕业生。


黄会苹,女,中共党员,1970年3月生,青阳县陵阳镇街道居委会工作人员。2016年加入青阳县向日葵爱心协会,积极参加“向阳花开”助学项目和“暖春行动项目。她利用工作优势,协同陵阳镇各村妇联主席和扶贫专干向协会推荐本乡镇的优秀困难学子和困难家庭,自2016年以来,全镇有80余位优秀困难学子得到协会爱心人士的一对一资助。积极联系爱心人士对本镇4名困难儿童轮流、持续资助7700元,帮助他们维持学业。2018年成为一名困境女孩的爱心妈妈,把她接回家中,照顾生活起居,请来老师为她一对一辅导功课,让女儿和她穿一样的衣服和鞋子,每天变着花样为她做可口的饭菜。截止2019年10月,参与志愿服务时长达800余小时。


吴世益,男,1946年10月生,青阳县酉华镇乐元村村民。吴世益是一名篾匠,身体残疾,无劳动力,2014年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2017年吴世益已70多岁,但他不等不靠,在身体状况允许的情况下,重拾往日的手艺,编起了竹篮子,在传承手艺的同时,也为其他贫困户树立了摒弃“等靠要”思想的榜样。2018年底,吴世益户家庭总收入11000多元,其中编织竹篮子收益5000余元。吴世益用他那布满双茧的手完美诠释了什么是“人穷志莫短,自力更生摘穷帽”。


朱存信,男,1945年11月生,青阳县庙前镇高源村村民。朱存信爱编戏、唱戏,并有组织才能。2008年5月,他和其他两个老人牵头成立了庙前夕阳红协会,后来发展成为夕阳红剧团,现协会有50多人、演员20余人。剧团成立以来,在朱存信等人的带领下,长期义务为群众开展文艺演出活动,剧团每年举办演出70余场,演出节目以戏曲选段为主,另外包括歌曲、舞蹈、相声、小品、快板、对口词等。除了演出,他还组织老年朋友开展象棋比赛、“一日游”等活动,以多种形式关爱老年人身心健康,丰富了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朱存信还曾带头捐款捐物,为村民修塘口、筑堤坝、打水井。


姜爱琴,女,1962年7月生,青阳县庙前镇星星村村民。1995年夏,姜爱琴的丈夫突然倒在了田埂上,虽经抢救,却因后遗症从此卧床不起,那一年女儿8岁,儿子4岁。姜爱琴咬紧牙关撑起这个家。她每天天还未亮起床,先将丈夫整理个人卫生,然后去种田打工,挣钱养家。然而祸不单行,2000年的一个夏日,姜爱琴9岁的儿子不幸溺亡。姜爱琴痛不欲生,想随着儿子一起走,但看着女儿和躺在床上的丈夫,她最终还是没有放弃。姜爱琴有一块手表、一本台历。手表用来看时间,该给丈夫翻身了,该给他接小便了,时间一到,立刻赶回家。台历用来记“工分”,做一天工就打一个勾,做半天的话就画个圈。从年初到年末,姜爱琴的“台历账本”上总会记得满满的。如今,年近花甲的她还是四处寻找机会,白天帮种植大户种田,晚上在家里做手工。24年来,她不离不弃照顾瘫痪在床的丈夫,照顾年幼子女,用24年的艰辛诠释了她对婚姻的忠贞和女性的坚强。


黄四军,男,1970年10月生,青阳县乔木乡凌塘村村民,青阳县乔木乡森林防火专业队队长。1989年,黄四军刚刚成年,母亲因白内障双目失明,父亲卧病在床,为了照顾家庭,他辍学回家,一边务农,一边支撑起这个家。1995年,父亲因病去世,2015年,双目失明的母亲意外摔伤瘫痪在床,黄四军每天帮母亲洗脸擦身,侍奉母亲吃饭喝水,为母亲喂饭换衣,与母亲聊天,睡觉前用热水为母亲洗脚、按摩,保持血脉通畅。在黄四军的精心照料下,2016年母亲可以借用板凳挪步。


张吉海,男,1946年6月生,青阳县乔木乡凌塘村村民。1989年,妻子刘红梅因患病毒性脊髓炎高烧不退导致胸部以下高位瘫痪,生活不能自理,张吉海不离不弃,30年如一日的照顾重残妻子。在他的真情呵护和精心照料下,妻子皮肤白嫩,床上没有一丝异味,身上无一处褥疮瘢痕。为了能够腾出更多的时间照顾重残妻子,2010年他尝试调整家庭产业结构发展,将自家的4.06亩耕地全部栽植上优质桂花苗。2019年7月,他主动申请从事村公益性岗位保洁员工作,负责长山组一片的环境卫生保洁,在家门口工作既能照顾好妻子又能增加家庭收入。2019年,在扶贫企业搭建——村企共创的美好乡村“美丽庭院”评比活动中,他以文明家风和干净整洁的庭院卫生,获得了“美丽庭院”流动红旗荣誉称号。他的事迹被中安在线、池州市电视台等多家媒体报道。


王长春,男,中共党员,1971年2月生,青阳县朱备卫生院院长。王长春从医30年来,扎根基层,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照顾患者如至亲父母。2012年12月,一位敬老院老人剧烈胸痛,不能进食,生活不能自理,极度忧愁苦闷,王长春得知后立即出诊,连续出诊14个月,从未间断,两个春节都陪伴老人度过……在30年的临床实践中,王长春始终以病人为中心,坚持中西医结合,探索出一系列基层诊疗患者的独特方法,使前来就诊的患者越来越多。年门诊均在10000人次以上,累计接诊救治病人几十万人次,并且有得知他医德良好的周边患者前来就诊。2018年8月,王长春被评为“池州市首届十佳最美医生”,2019年9月评为青阳县优秀党员,其事迹在青阳电视台“阳光党建”栏目身边的共产党员第二期播出。


方瑛,女,中共党员,1979年3月生,池州市旅游学校职工。在家庭教育中,她始终把思想品德放在第一位,教导孩子要传承好“尊老爱幼、好学行善”良好家风。她指导孩子自制花环,鼓励孩子将花环带去芙蓉湖义卖。她引导孩子多次将义卖款及参赛奖金捐给贫困家庭,孩子累计捐款达2200余元。2017年暑假,她和丈夫、孩子一起徒步五六里不通车的道路,走访结对家庭,为她们购买学习及生活用品。她邀请杜村乡大山里结对家庭的两个孩子一起在县城生活游玩,在学习及生活中给予特殊的关爱。2019年,她受邀参加孩子学校的“家长进课堂”活动,精心准备了一节“从花环到扣子”的课程。她自费购买了原材料,指导孩子们亲手制作一个花环。从花环义卖说到爱心公益,引导孩子们力所能及从身边小事做起,传承“雷锋精神”,帮助孩子们“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在工作中,她坚持立德树人,发挥模范带头作用。2013年、2015年、2017年连续三届被评为“池州市青年骨干教师”。 2019年被评为“青阳县优秀教师”。


杨代汉,女,1970年7月生,青阳县杨田镇黄泥村村民,池州三献协会青阳工作站志愿者。自2016年7月加入池州市三献志愿者协会青阳工作站以来,志愿服务时长达1736小时。她精心照顾患病女孩曹佳佳,在曹佳佳生命的倒计时,她和曹佳佳以姐妹相称,让曹佳佳有了生命中最后的依靠和寄托。她精心安排曹佳佳的青阳县城之行,完成她的愿望;照顾事实孤儿徐某,开学前帮助徐某买学习用品、生活用品,隔三差五的去她家里看望她,鼓励她。不厌其烦地跑县、镇、村和有关单位,为她解决生活中的困难,2019年徐某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青阳中学。


詹琪,男,中共党员,1967年11月生,青阳县泥鳅良种场场长、青阳县新河镇乌龙村村民。他从事水产养殖几十年,总结出养鱼高产高效经验,提高成活率,降低销售价格,为广大养殖户提供优质全方位的服务。在与养殖户、客户销售过程中,詹琪总是诚信经营,无论市场上泥鳅苗、四大家鱼、观赏鱼苗种紧俏还是滞销,他总是一视同仁,从不缺斤少两、欺行霸市,一个尺子喊到底、一个价格做到底,对老客户还做到薄利多销,让利于人。詹琪事业成功之后,不忘奉献社会。2016年5月,池州市三献志愿者协会青阳三献工作站成立,詹琪任站长。2004年至今,他每年义务献血,已达74次14600CC,先后荣获全国无偿献血促进奖个人奖、全国无偿献血促进奖金奖、全省文明诚信个体工商户、全省优秀红十字志愿者、全国无偿献血志愿服务奖三星奖等殊荣。


施剑,男,1973年5月生,芙蓉湖公园安保负责人、池州市国威保全物业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2019年6月,施剑与两位好友牵头成立青阳蓝天救援队,施剑为队长。在救援现场,施剑队长总是带头冲锋陷阵。全县防溺水宣讲、雨天连夜搜寻落水老人、解救被马蜂围困群众、驴友被困莲峰云海等各类大大小小的救援行动,都留下了他和队员们的身影。半年来,青阳蓝天救援队越来越壮大,已成长为一支能提供山地救援、水上救援和城市救援等多项目的专业队伍。


王颖,男,中共党员,1988年11月生,青阳县消防救援大队青阳消防救援站专职消防员。2012年6月加入青阳县消防救援大队,曾荣获省消防总队和市消防支队“优秀政府专职消防队员”5次。作为一名“老兵”,王颖同志始终奋战在灭火救援一线,参加灭火救援500余起。2016年5月,位于木镇镇的公路上一辆满载28吨戊烷的槽罐车发生火灾,一旦发生爆炸,后果不堪设想。王颖抢先担任水枪手重任,整个灭火救援行动中王颖与其他队员,不畏艰险,最终成功的扑灭了火灾。


开跃胜,男,1965年12月生,中共党员,青阳县丁桥镇初级中学副校长。他在上世纪80年代初担起英语学科的教学任务,通过不断地自学,求学,因材施教,经过三年辛勤付出,取得了英语学科中考均分全县第一名的好成绩,当年获得了池州市 “优秀辅导教师”称号,青阳县“优秀教师”称号,此后连续5年获丁桥镇“优秀教师”称号,所带的班级有5次被评县“优秀班集体”及“优秀班主任”。丁桥镇村庄居住分散,学生早晨到校时间为6:00至7:20之间,学生到校后是学校安全管理过程中的一个盲区,开跃胜居住在学校附近,他主动担当起校园值班的艰巨任务,十几年如一日从未间断。35年的教学生涯,他从普通教师到优秀班主任再到学校的中层领导,见证了他对教育工作的热忱。


姚琳娜,女,1989年1月生,青阳县人民检察院第一检察部副主任。2012年11月,法律硕士研究生毕业的她进入青阳县人民检察院工作。七年来,从书记员、助理检察员、检察官到员额检察官、第一检察部副主任,她把最好的青春献给了检察事业。特别是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姚琳娜作为第一检察部的主力队员,重点打击黑恶势力犯罪,“5+2”、“白+黑”成了她工作、生活的常态。她承办了青阳县首例恶势力犯罪案件,池州市首例恶势力“保护伞”案件,该案的成功办理有力地打击了恶势力犯罪团伙。作为生态检察案件专案组的成员及生态环保志愿者,姚琳娜走乡镇、进林场,坚持用双脚丈量出生态保护的法治宣传路,吸引着一批又一批群众参与生态环保。2018年11月,姚琳娜以总分第三名的的成绩荣获“安徽检察公诉标兵”荣誉称号。从检七年来,先后荣获池州市优秀公诉人、池州市卷烟打假工作“先进个人”、安徽检察公诉标兵、池州市检察机关个人嘉奖、向上向善好青年等称号。


王德根,男,1947年9月生,中共党员,青阳县丁桥镇洛家潭村村民。王德根同志1968年参加工作,1972年12月入党,1974年担任洛平村党支部书记,2005年退休。退休后,他始终不忘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积极参加村里各项事业建设和发展,深受干部、群众的拥护和肯定。退休后,王德根当起了义务调解员,村庄道路建设需要征地拆迁,他就配合村干部积极做好村民思想工作,帮助村干部极力去调解,直到解决矛盾。2017年,洛家潭村连续出现强降雨,村里的大小水库、塘坝险情不断,王德根和村干部一起,始终奋战在一线,巡埂、抢修,一次不落;已过花甲之年的王德根和大家一起在七星河埂装土、运土、打桩,干起活来一点儿不比年轻人差。看到老书记在塘埂上忙碌的身影,许多群众都自发投入到抢修战斗中。


徐子娇,女,1982年3月生,青阳县杨田镇上东堡村村民。徐子娇的女儿1岁左右不幸因高烧导致后遗症脑瘫。女儿的病情需要长期治疗和康复训练,徐子娇就带着女儿踏上了上海、南京、合肥、铜陵的寻医之路。女儿4岁时,徐子娇一遍一遍的教孩子说话,12岁时,女儿迈入课堂,为了更好的照顾女儿,徐子娇成为了女儿的同桌,陪着女儿读书,成了班上额外的第10名学生。有时候她不懂的地方,课后还向老师请教。自己学会了,再去教孩子。每天除了照顾女儿的生活起居,还要抽时间给女儿做康复训练。三年来,她风雨无阻的带着孩子上学,寸步不离的陪读,将这份爱表现的淋漓尽致。即便面对生活的不幸,她依旧用瘦弱的双肩,坚强地扛起了人生的不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