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道德建设

“传家庭美德 树清廉家风” 优秀家风故事之一|美德塑造家风

发表时间: 2017-11-28 16:04:41 来源: 县文明办

花朵的开放需要阳光的沐浴,小草的嫩绿需要雨水的滋润,雄鹰的自由需要蓝天的广阔,孩子的成长需要良好家风的熏陶。

“家风”,顾名思义,就就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风尚所传承的不仅仅是一种习惯,更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孕育出的优良传统。家风,是我们立身做人的准则,是和谐发展的基础,它就像一颗枝繁叶茂的大叔,华夏儿女世世代代就生活在它的遮蔽之下。

早在春秋战国时间,孔子的学生曾子就为中华家风添上绚丽的一笔。有一次,曾子的妻子要去赶集,可孩子哭闹不已,曾子的妻子便让诺孩子从集市回来后杀猪给他吃。曾子的妻子回来后,曾子把猪牵出猪圈,磨起刀来,妻子阻止说:“我不过是跟孩子闹着玩的,”曾子反驳道:“和孩子说话一定要当真,小孩子什么也不懂,有样学样,这样一来,父母的言行会对孩子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你现在哄骗他,就是让他以后骗人啊!”于是,曾子把猪杀了。他深深懂得,诚实守信,说话算话是做人的基本准则。于是,这份家风从此成为千古传颂的优良品质,这件事情也成为了脍炙人口的极具教育义的故事。

随着时间的流逝,家风已不仅仅出现在父母身上,它已经影响了一个少年的情感。汉朝的时候,有一个名叫黄香的孩子,九岁起,他就知道孝敬长辈,炎炎夏日,他在父亲入睡前,用扇子将竹席扇凉,打蚊虫打死,让父亲睡得更好;冰天雪地的日子里,为了让父亲少挨冻,他悄悄进入父亲房里,脱下衣服,钻进父亲的被子,用自己的体温温暖了冰冷的被窝之后,才招呼父亲睡下。黄香的行动,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子女们,使他们受益匪浅。

不仅仅是在过去,今天,我们不仅仅是在学习这些家风,更是在不断积累、完善、充实,让现代社会形成良好风气,让民族兴旺发达,国家繁荣昌盛。

记得在我小的时候,有一次我和妈妈一起去看望外地工作的爸爸,那个骄阳似火的日子里,我口干舌燥,于是让妈妈带我去商店买些食品,顺便给爸爸带些爱吃的。“一共30元。”老板娘收下妈妈递过去的50元,这时,来了一位中年男子,买了一包烟,也付了50元后,匆忙离开,老板娘将钱找给妈妈以后,我们便离开了商店。快到车站时,妈妈发现口袋多吃了80元,怎么回事?原来老板娘把两张50元错当成10元找给母亲。我家原本的日子就不富裕,80元都够给我买两套新衣服了,我本认为妈妈会就这样算了。最后,妈妈竟领着我返回商店,退还给老板娘多找的钱。出了商店以后, 我问妈妈:“妈妈,为什么要把钱还回来呢?”妈妈看着我,语重心长地说:“孩子,钱不是万能的,对人来说,钱也不是最重要的,今天我们若是不把钱还回去,我们就丢失了诚信,千金能换诚信,不论怎样,都不能丢掉自己的信仰。”从妈妈身上,我学到了真正的诚信。

我亲爱的姥姥,就是我的一个好榜样。作为老一辈人,深知过去生活的艰辛不易,因此,姥姥用实际行动形象诠释了勤俭节约的家风。

有一次,我翻箱倒柜地寻找一本书时,无意间看到了姥姥的衣服和袜子。其中,有几件衣服上面还有补丁,而每只袜子上都有一块或几块补丁。我看到后,觉得十分好笑,都上面年代了,进超市就能买到新衣服,生活富裕了,又不缺钱,姥姥怎么还穿打补丁的衣服呀!我拿着衣服去问姥姥,姥姥慈祥地抚摸着我的头说:“虽然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但我们不能忘了以前的艰苦生活,还要继续保持艰苦朴素的生活习惯。这些衣服穿着舒服,破个小洞,补补就好了,不用再买新的。”原来,我每年都会换一个书包,初一升初二时,我觉得自己的书包又没有破,还能用,就没有换新书包。

在姥姥的影响之下,我学会了节约,不再像以前那样大手大脚花钱,再也不一见到喜欢的东西,不管有没有实际价值就买。把自己存在下来的每一分钱都放入储蓄罐中。

家风,已经不再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名称,而变为了一个个跃然纸上的动词。从商鞅立本为信、到孟母三迁、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再到司马光教子有方,个个谦恭有礼,不仗公势、不持家富、人生有成。直至今日,一个公交车上的让座,答应别人的事,无论怎样都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尝试,不会为了个人利益放弃个人道德修养,在看见一双双乞讨的手后给他们帮助,在募捐现场面对渴望的眼睛竭尽全力所能地给予他们温暖。

我们良好的家风就像太阳、空气和水一样,时刻照耀着我们,包裹着我们,滋润着我们,伴随着我们,使我们逐渐成长为一颗参天大树。作为新时代家风的传承人,我要把中华民族的优良家风传承下去,为社会增添正能量,让祖国更加强大!


——杨田中心 802班张诗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