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柳溪:为病人解除痛苦是他的追求
汪柳溪从医34年来,在最基层的医疗岗位上倾注了大量的精力和心血,凭着崇高的医德、精湛的医术,努力为病人解除痛苦,赢得了当地群众的信赖和好评。
汪柳溪出生于1958年3月,1974年初中毕业后回家务农。在农村的八年里,他亲眼看到许多村民生病而没有条件医治,深感疾病给人生带来的痛苦。有一年春天,他在野外打猪草,不幸患上了脑膜炎,经过很长时间的治疗,才终于痊愈。从那时起,他便立志当一名医生。后来他父亲退休,他顶职到酉华乡工作,由于对医学不了解,他便发奋读书,1986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芜湖县卫校。1989年毕业后,汪柳溪被分配到酉华乡卫生院,如愿成为一名临床医生。
从那以后,汪柳溪就扎根在基层,把治病救人作为自己的职责和使命。三十多年的临床实践中,他抢救过无数危险病人。
那年头,基层卫生院条件很差,医生仅凭一根体温表、一把听诊器、一枚血压表就给病人看病。汪柳溪工作认真负责,在临床上遇到疑难杂症他无法诊断时,就一边看书学习,一边摸索总结,边学边干。
有一个冬天,汪柳溪独自在门诊值晚班,突然有一位老妈妈来叫他出诊,说她的女儿在卫生间洗澡,时间长了叫不开门,当打开卫生间门时,发现她女儿倒在澡盆里,不省人事,澡盆边有一盆炭火。他立即做出诊断:“一氧化碳中毒”。他马上叫家属把病人抬到空气流通的地方平放,并立即进行抢救,给病人做人工呼吸。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抢救,病人终于醒了过来,脉搏血压呼吸都正常了。这是他行医过程中遇到的第一个危险病号。救活了病人,他感到十分欣慰。
还有一次,一位老乡来叫汪柳溪出诊,老乡的父亲八十岁了,咳嗽、发热、气喘。当时他犹豫了一下,这一去来回有三十多公里,还是在晚上,但他看到病人家属焦急的神情,二话没说,背上药箱和那位家属骑着摩托车就出发了。经过一个多小时的颠簸,终于到达病人家里。他顾不上喝水,立即投入救治。病人有痰堵在气管中,需要吸痰,他立即拿出吸痰管吸痰。当他用力吸痰时,突然感觉有一股特别难闻的脓腥味扑鼻而来,病人的痰是吸出来了,但他的嘴里全是病人的脓水,他的肠胃都在翻腾,继之恶心呕吐,连胆汁都吐出来了。经过一晚的积极治疗,病人终于抢救过来。这一晚他一夜无眠,早上家属用摩托车送他回去,当天照常上班。过了几天,他感觉身体不适,咳嗽、发热,患上了肺炎,经过一个多星期的治疗,病情才好转。
“作为医生,只要能为病人解除痛苦,自己累一点算不了什么!”汪柳溪经常这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