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河镇:“文明实践+非遗” 唱响移风易俗新乐章
近年来,青阳县新河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以移风易俗为题材,以本土“非遗”龙船调为活动形式,组织广大文艺爱好者精心创作群众喜闻乐见的移风易俗文艺作品,不断创新演绎方式、丰富展演内容、拓宽宣传途径,将文明实践与“非遗”展演深度融合,用生动而精彩的表演,让群众在欢笑与感动中倡导移风易俗、涵养文明新风。
以人才建设为核心,不断注入“源头活水”。新河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广泛吸纳百姓名嘴、文化能人等群体建立移风易俗宣传队12支,成立龙船调协会,围绕“高价彩礼、喜事新办、厚养薄葬”等话题,取材于百姓生活点滴,创作《村规民约龙船调》《移风易俗促文明》《移风易俗促振兴》等文艺作品,以“文化+宣讲+演绎”的模式,用小唱段阐释大道理,同时通过录制视频进行推广宣传。用简单易懂的语句、轻松明快的节奏、“接地气”的形式,将家规家训、移风易俗宣传唱出来,把身边的好人、好家风道出来,让群众想听、爱听。
以文艺演出为契机,不断激活“神经末梢”。新河镇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基层阵地前沿哨所的作用,以传统文化展示为活动形式,通过举办“送戏下乡”惠民演出、四季村晚等文艺活动,以龙船调演出为载体,文艺宣传队通过精心编排的节目,将移风易俗的场景生动展现,演员们在舞台上用欢快的节奏演绎着邻里之间摒弃旧俗、互帮互助的新风貌;在群众享受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利用演出间隙发放宣传手册,把移风易俗送到百姓“手上”。截至目前,已开展龙船调巡演活动50余场,发放宣传手册4500余份,一场场文化活动让移风易俗变得更为“鲜活”“鲜亮”,让移风易俗的清风悄然吹到百姓身边。
以非遗传承为重点,不断输入“新鲜血液”。新河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与镇中心小学紧密合作,常态化开展“非遗进校园”文明实践活动,邀请非遗传承人驻点指导演绎,将身边好人故事、移风易俗理念通过龙船调表演展现出来,作为教育的生动素材。充分利用音乐课堂、户外活动,带领学生们吟唱移风易俗版的《龙船调》,向他们讲述每一句歌词背后的含义,最后通过孩子们的参与,让家庭也受到移风易俗氛围的感染,实现了“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良好效果。通过这种传承的方式,为移风易俗创作吸引年轻的创意人才,他们带着新的理念和思维,成为非遗传承创新发展的新鲜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