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创建动态

朱备镇:让文明乡风吹拂在绿水青山之间

发表时间: 2024-11-20 10:39:22 来源: 县文明办

漫步在朱备镇老街,灰瓦白墙的农家小院错落有致,古朴干净的青石板路蜿蜒铺展,村旁青通河流水潺潺。在如画的乡村,随处可见干净整洁的人居环境,也随时感受到朱备人民热情好客的淳朴民风。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实施文明乡风建设工程。”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近年来,朱备镇扎实推进和美乡村建设,扮靓乡村“颜值”,提升乡村文明“气质”和“品质”,努力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为抓手,积极弘扬“好人文化”,让文明乡风吹拂在绿水青山之间。

  “这里要再挖宽一点,这里要再加一块石头,这里需要再倒一桶水泥。”今年暑期,朱备镇老街热闹非凡,镇村干部和村民们自发拿起工具,清杂物、掏地基、拌水泥、垒石头……尽管天气十分炎热,但丝毫不影响大家共同打造和美乡村的步伐。

  朱笔村老街组共有59户人家,今年以来,以村民出建筑材料+镇村干部投工投劳的方式,装扮庭院、美化道路,极大地完善了老街基础设施,村民组整体环境和村民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

  在建设和美乡村的过程中,朱笔村充分发挥村民理事会成员作用,多次组织召开座谈会,尊重农民意愿,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认真谋划、统筹协调,把提升村容村貌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相融合。目前,老街中心村新建停车场1处,公厕1座,中心村卫生厕所普及率100%。道路硬化1700米,村庄绿化2000平方米,卫生改厕59户,亮化25盏。建设以来清理垃圾50吨,清理无功能建筑面积408平方米,清理乱搭乱建45户,清理废旧广告牌21个,实现了基础设施、人居环境双提升。并通过精心打造精致、绿色、温馨的共享菜园,着力促进村容村貌环境的提档升级,实现了闲置土地的常态长效管理。

  在朱备,人们常说“好人好自己,坏人坏自己。”“好人文化”植根于朱备镇群众内心。

  今年暑期,为有效缓解暑期孩子“看护难”问题,朱备镇联合池州学院支教团队和安徽省江启戎教育基金会,开办“备蕾学堂”假期托管服务。并通过“幸福家园”村社互助项目发起募捐,迅速完成资金筹集4000元,帮助孩子度过一个安全、快乐、有意义的假期。

  同心共建幸福朱备的案例,仿佛雨后春笋,鲜活且热烈的生长——九华山公益基金会在朱备镇连续多年开展大学新生奖助学活动;安徽江启戎教育基金会公益团队入驻朱备,打造“益起画”工作室助力乡村教育研学发展;青阳县向日葵爱心公益协会负责东桥老年助餐点的日常运营,为符合条件的老年人提供免费就餐服务;朱备镇村成立“救急难”互助社,动员引导宗教力量、企业资源开展困难群体救助帮扶……这些无不彰显着“好人文化”深入人心,“好人文化”用于实践。

  今年,朱备镇举办首届“好人文化节”暨2024年大学新生集体升学礼,此次活动是朱备镇弘扬好人文化,发挥“能人”作用,深耕德治教化,善作善成的成果展示,也是全社会进一步弘扬“好人文化”,传递“好人”正能量的有益尝试。

  “阿姨,最近天气晴好,你们在从事农业生产的时候,一定不要烧田边地角,家里面也要注意用火、用电安全……”在朱备镇将军村,志愿者们进村入户,耐心给农户讲解森林防火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和注意事项,让群众主动参与到森林防火工作中来。

  这是朱备镇“志愿红”引领农村新风尚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朱备镇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为抓手,大力倡导讲文明、爱卫生、树新风、倡和谐、保平安的农村新风尚,聚焦人居环境整治、安全生产、文明旅游、民生实事等,组织开展一系列群众喜闻乐见的志愿服务的活动,以志愿服务“微力量”,释放文明新风“大能量”,奏响乡村文明“幸福曲”。

  朱备镇通过整合阵地资源,构建“党建+文明实践+基层治理”工作模式,全镇共1个文明实践所、4个文明实践站,组建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12支,每月共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约20余场次,参与志愿服务人员达50余人。坚持“群众需求在哪里,志愿服务就延伸到哪里”,让志愿服务更具温度,更贴民心,真正实现为民解忧,替民解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