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备镇:庭院经济,方寸之地写出特色振兴文章
发表时间: 2023-07-05 12:12:48
来源: 县文明办
近年来,朱备镇坚持把发展庭院经济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全力打造小作坊、小养殖、小农家乐、小买卖等庭院经济项目,鼓励引导群众利用庭院发展特色产业,让农村“方寸闲地”增收又增绿。
小扫帚扫出致富路
在东桥村脱贫户殷的宝家里,他正在熟练地扎着笤帚,导线、打孔、绑缚,不用多时一把扫帚便“有模有样”了。今年62岁的殷的宝拥有扎扫帚的好手艺,因为扫帚都是用他在山上捡的毛竹捆扎,纯手工制作,技艺讲究,做出来的扫帚,不易腐蚀,经久耐用,不仅周边农户会购买,还有一些工厂、环保公司也会订购。光扎扫帚,殷的宝一月就有3000多元的纯收入。有时订单较多,他还会把弟弟带着一起做,带着他共同致富。
据了解,东桥村山地较多,山上田边都是郁郁葱葱的毛竹林。且毛竹生长迅速,繁殖能力强,竹竿细长坚韧,是制作扫帚的好材料。东桥村村民因地制宜,利用毛竹捆扎扫帚,家中庭院成了小作坊,实现了村民在家创业增收,为乡村振兴增添了新活力。
小养殖带来增收大前景
“今年我养了13头猪,加上茶园、毛竹,村里帮我申请了3800元的产业扶持补贴。脱贫不脱政策,感谢党的好政策,让我们的生活有奔头!”江村村脱贫户伍常胜笑着说。伍常胜是村里的养殖能手,不仅养殖了生猪,还养了一头母猪,母猪一年生产2次,一次可生产10-13头小猪。为给母猪创造适宜的生产环境,伍常胜定期打扫猪圈,还为其配备了风扇、蚊香等,其猪圈内外干干净净。养猪虽然辛苦,但是付出总有回报,伍常胜每年养猪带来的收益有三四万元。
为鼓励脱贫户和监测户自力更生发展产业,朱备镇持续实施特色种养殖补贴项目,按照规定给予农户申报奖补,并积极组织镇内产业户参加庭院经济种养殖技术培训,邀请农业技术人员对其加强技术指导,通过舍内搞养殖,舍外搞种植,养殖育种植、种植供养殖的循环模式,农户的内生动力不断增强,通过庭院经济获得的收入持续增加。
农家乐里乐农民
近年来,乡村旅游发展如火如荼,已经成为农村发展、农业转型、农民致富的重要渠道。借着乡村旅游的契机,朱备镇积极鼓励农户改造自家农院,盘活房前屋后闲置土地种菜种花种果,打造特色民宿、休闲农庄、农家乐50余家,引导村民开设小吃摊、小菜摊,通过开设摊位、销售当地农产品,增加经营性收入。
“我家的农家乐虽然规模不大,但从年初忙到年尾,收入还是很可观的。”在朱备镇东桥村长龙组长龙农庄的厨房里,农家乐主人黄娇一边为客人准备饭菜一边高兴地说,“我打算近两年内扩大规模,建成集美食、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农家乐,让更多游客在享受美食的同时能放松身心。”2017年,黄娇家门口开发建设玉龙谷景区,黄娇夫妻俩借着这个机会,改造利用自家的庭院建成了长龙农庄,凭借着舒适如家的环境以及可口的农家菜而获得了游客的喜爱,经常有游客慕名而来,小小庭院为其带来了可观的收益。
今后,朱备镇将继续从庭院经济上发力,找准“小切口”,从特色种植、特色养殖、特色手工等方面入手,既让闲置的院落空间、土地资源被有效盘活,也能丰富乡村业态,促进就地就近就业创业,让“小庭院”大有可为、大有作为,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