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县委组织青年当好“河小青”保护母亲河
县委部署“河长制”工作以来,团县委牢牢把握“河畅、水清、岸绿、景美”总要求,紧紧围绕生态环境保护这个大课题,切实发挥共青团覆盖面广、统筹性强、身段灵活、思路开阔的组织优势,在广大青年中发出争当“河小青”、保护母亲河的青春号召,用实际行动参与到“河长制”中去。
一、成立“青”组织,构建“青”网络。注重统筹协调,充分发挥组织职能,在全县初步构建起了三级队伍网络。一是县级队伍抓协调。2018年初,团县委联合县直机关工委、县水务局、县文明办联合成立青阳县直机关“河小青”环境保护志愿服务队,队员主要是县直机关青年党员、入党积极分子、青年文明号和团员青年,统筹队徽,举办启动仪式。努力做到常态化开展活动。二是镇村队伍抓调度。组织11个乡镇团委成立“保护母亲河·美丽我家园”青少年环保志愿服务队,成员主要是乡镇机关和村青年干部、社会各界青年人员。“河长制”工作部署以来,团县委要求每支服务队全部纳入“河小青”统一调度管理,争取每季度围绕“保护母亲河”开展一次分散、小型的清“白”行动。三是青年自组织抓平台。对于近年来社会上涌现的青年自组织和青年社会组织,团县委注重为他们搭建展示风采的社会平台,让他们在发挥作用的同时接受思想引领。去年以来,团县委邀请青阳网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向日葵爱心公益协会、企业类青年文明号单位等开展了5场(次)河道清淤和整治,近百名社会青年参与其中。2019年暑期,组织向日葵爱心公益协会招募六十余位青年学子参与“河小青”巡护母亲河。
二、开展“青”活动,创建“青”品牌。注重采取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方式,搭建青春平台,让各领域青年关注“河长制”、争做“河小青”、争当“环保公益大使”。一是巡河护河打基础。组织“河小青”重点在沿江(河、湖)、工程项目所在区域进行巡查,针对河道乱丢乱排等行为进行文明劝导和清“白”行动,协助河长开展水质监测、垃圾清理、植绿护绿等工作,努力做好宣传员、巡查员、监督员和联络员。在2018年环境突出问题大排查大整治行动中,分领域发动乡镇、县直和学校团组织、青年社会组织、青年志愿者、青年文明号百余名“河小青”,连续开展5场(次)河道巡查、污染排查、环保宣传等工作。二是岗位创建出实效。把参与“河小青”和生态环保作为“青年文明号”“青年文明号标兵”、“青年岗位能手”“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创”等评选创建的重要衡量指标,组织先进青年集体参与“文明青阳·青年先行”定向达标活动。鼓励青联委员、商业网站等带头树立绿色理念,联合县直机关工委和青年委员、创业青年开发“快递盒环保兑”全民微环保系列活动,探索社会化方式,建设平台化架构,让社会青年参与“河小青”。三是宣传引领促提升。开发切实有效载体,把“河小青”助力“河长制”拓展到生态环境保护大格局中,联合县林业局举办“绿色青春·保卫蓝天”青年健走造林和“绿色青阳·共同守护”抖音短视频大赛,联合县教体局组织少先队员开展“做环境保护小主人·当移风易俗好少年”少先队“雏鹰争章”风采展示活动;面向全县中小学生开展“保卫蓝天——向烟花爆竹告别”主题征文等,让“河小青”在生态环境保护的各条战线出彩闪光、发挥作用。
三、发出“青”声音,拓展“青”效益。注重发挥青年群体在新媒体时代善于发声的优势,用好用活“共青团+新媒体”,发出“河小青”网络声音。一是发布生态“檄文”。组织青年网络文明志愿者撰写保护母亲河、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政论文章,如《环保,永远在路上》、《让我们唤起环保意识》、《大操大办换不来幸福美满的婚姻》等,以“青通评论”为主题,通过“青春青阳”微信公众号向社会发布,矛头直指保护母亲河、生态环保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弊端,将“河小青”助力“河长制”旗帜大张旗鼓地树立起来,形成鲜明导向。二是录制母亲河“好声音”。邀请社会青年、少先队员录制反映母亲河和家乡优美生态环境的散文美篇,如《水爱六泉清》、《芙蓉湖》、《行在莲花云海间》等,通过新媒体放大社会影响,掀起收听热潮,在社会形成“我以母亲河为荣”的浓厚氛围。三是助力“防溺水”确保母亲河安宁。连续两个年度邀请社会组织开展暑期青少年“防溺水”培训,实现11个乡镇全覆盖,直接受众达1200余人次。培训注重知识宣传、案例援引和技能传授相结合,发挥社会力量助力构筑母亲河“打保护”格局,切实维护母亲河安宁。(团县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