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阳县大力推进智慧校园基础环境建设
近年来,青阳县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发展,积极加大对教育发展的投入,把教育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来抓,在不断改善办学条件的同时,努力完善智慧校园的软硬件环境,加强管理,强化培训,稳步推进智慧教育新局面。
在校园网络方面,全县校园网络畅通,班均出口带宽达10M以上,无线网络覆盖主要教学、办公、活动场所,满足了移动教学、移动办公等应用;各校建立了网络安全制度及管理体系,制定了网络安全应急预案,明确了应急处理流程和权限,提高了网络安全应急处置能力。城区学校建有网络中心机房,青阳县第四中学还采用电信移动双网接入,负载均衡配置,对入网计算机和使用者进行统一身份认证,实行网络实名制。
数字终端上,全县所有班级均配备了大屏幕交互式多媒体一体机,有些学校功能教室还配备了大屏幕交互式多媒体一体机,并通过有线+无线与学校主网络连接,便于教师的课堂教学和学生的自主学习。全县生机比达8:1,师机比0.9:1,县教育局、县政府高度重视学校信息化工作,每年划拨专项经费用于学校信息化设备投入,设立了中小学信息化建设奖补资金:农村学校教师配备电脑,学校自筹40%,县给予60%的补助;城镇学校教师配备电脑,学校自筹60%,县给予40%的补助。目前全县共建有多媒体网络计算机教室67所,学生单人单机,能满足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
智能广播系统方面,全县所有学校均建有完善的广播系统,可以实现实时播放满足不同需要的广播,完成学校正常的上下课铃声和升旗仪式、广播体操、眼保健操等背景音乐的播放,能播送通用的教学语音文件、英语听力文件,发布大型活动时的实时语音信息。
在精品录播教室建设上,青阳县实验小学等5所学校建有精品录播教室,可实现现场录制和网络现场直播。录播教室由录播室和听评室两部分组成,两室之间用一块单向透明玻璃隔开,互不干扰。录播系统分为全自动录播和半自动录播,全自动录播不需要人员操控,系统依据预定策略做出跟踪和切换行为,自动完成摄像机的控制和导播;半自动录播摄像机采用目标自动跟踪技术进行操控,导播切换则通过人员操作完成。录播教室的建设大大增强了学校的教科研能力,教师的教研课、一师一优课等各种教育教学活动均利用录播教室完成,同时还可将名师课堂进一步存储和辐射,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和教育教学水平。
在校园监控系统上,全县校园视频监控全覆盖,利用视频技术探测、监视设防区域并实时显示、记录现场图像。部分学校大门口的视频监控还与公安管理部门联网,并可及时报警,有力地保障了财产安全和在校师生的人身安全,提高校园的整体防控能力。
据悉,继青阳县实验小学、青阳县第三小学和青阳县第四中学被安徽省教育厅确定为首批中小学智慧学校实验校后,青阳中学、青阳第一中学、青阳县第三中学被池州市教育局确定为市中小学智慧学校实验校。目前,省级实验校的基础环境搭建已基本完成,已通过市合格验收。(青阳县人民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