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胡俊:鼓足干劲书写时代新篇 奋发有为建设美丽青阳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安徽视察并发表重要讲话,对安徽人民满怀深情,对安徽工作充分肯定,对安徽发展充满期待。总书记对安徽的发展业绩、优美环境、区位优势、改革精神、创新驱动、民生保障、扶贫脱贫等均予点赞,让我们倍受鼓舞、倍感振奋、倍加自豪,进一步提升了精气神、增强了自信心、鼓足了实干劲。下面,结合自身的体会,就推进美丽青阳建设谈三点感受。
一、要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载体激活社区细胞
社会管理的重点在基层,难点在基层,希望也在基层。没有强有力的基层基础工作,再好的社会管理思路理念和政策措施也难以落到实处、惠及群众。近年来,广大居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愿望越来越强烈,对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需求越来越迫切,成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所面临的重要课题。社区作为现实的社会管理单元,“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要充分发挥社区载体功能,多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载体激活社区这个细胞,夯实社会管理的基础,回应和满足广大群众的强烈愿望和现实需求。今年以来,全县各社区创新活动方式,举办了一系列生动富有成效的社区文化体育活动。如,九华社区联合大党委成员单位组织的“清白活动”;天华社区组织巾帼志愿者携手南部新区幼儿园开展“亲近大自然·快乐伴成长”春游活动;富阳社区举办第一届七人制足球赛活动;东河园社区组织的以“端午节”为主题的讲故事活动,等等。下半年,各社区还将围绕重要节假日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充分增强了社区与群众的紧密联系,是践行我们深入基层、联系群众的重要抓手,也为今后各项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二、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美丽青阳新市民
党的十八大曾首次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24个字来高度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组成。这是我党大力弘扬中国梦的时代契机下最直接的助推力和精神动力,是与我国的发展紧紧相依的。一个城市的精神风貌和文明程度不仅仅靠高楼大厦来体现,更多的是通过一个个讲文明、有修养的市民来体现。市民有心无心的日常行为,有意无意的言行举止,都会影响到周围的人,最终折射出一个地区、一个城市的总体气质和秉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无疑给我们作为建设美丽青阳的新市民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细化了标准。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青阳人素来就有勤劳朴实、热情好客、待人真诚等许多优秀品质。要结合文明县创建,最美青阳人等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每一个青阳人的行为举止当中,做一个讲文明、有礼貌、守规矩的新青阳人,引导每一个人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培育高素质个体,打造高素质群体,让每一个公民有责任、有义务、积极主动自觉投入青阳经济社会建设发展的大潮中,形成人人参与美丽青阳建设,个个支持美丽青阳建设的良好氛围。
三、要用雷锋精神营造美丽青阳建设的正能量
雷锋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顺应了社会进步的时代潮流,彰显了我们党的先进本色,内涵非常丰富、意蕴十分深刻,具有跨越时空的先进性和强大生命力,是一面永不褪色、永放光芒的旗帜。近年来,县委、政府积极致力打造“礼佛上九华,修身在青阳”的皖南名城,应最大限度放大雷锋资源优势的“软影响”,使雷锋元素在经济发展、城市建设、民生改善中凝聚精气神、释放正能量、产生推动力。要着力培育公益文化和推动志愿服务等公益活动形式创新,形成学雷锋精神常态化的社会公益生态。各种志愿服务活动、义工服务等要与雷锋精神相结合,为学雷锋活动常态化建立良好的社会环境。要着力加强宣传引导,形成学雷锋常态化的社会舆论辐射源,通过组织发动、媒体发现、深入基层、社会推荐等形式,挖掘宣传学雷锋先进典型和鲜活素材,着力营造雷锋精神人人可学、人人当学、人人爱学、人人争学的社会舆论氛围。要把学雷锋活动融入中小学生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中,不断激扬起青阳人心中蕴藏的美好思想品德,推动好人现象不断升温,从善如流不断汇聚。让雷锋精神在市民心中落地生根,衍生为城市的文明基因,积聚为城市发展的“正能量”,转化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美丽文明的皖南名城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推进美丽青阳建设,是时代赋予我们每一个公民的责任与义务,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更是责无旁贷、义不容辞。让我们一起共同努力,为美丽青阳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力,尽到一份心,涓涓细流必将汇成汪洋大海,美丽青阳建设一定会枝繁叶茂、硕果累累。